新疆社会科学

中国近现代史论文_新疆辛亥革命新探

来源:新疆社会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年07月05日 01:16:0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二、新疆辛亥革命相关史料综述

三、新疆辛亥革命研究现状

    (一) 新疆辛亥革命的综合性研究

    (二) 对新疆辛亥革命部分内容的研究

    (三) 其他涉及新疆辛亥革命的相关研究

    (四) 新疆辛亥革命研究现状评述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五、难点与创新之处

    (一) 预计突破难点

    (二) 创新之处

一、新疆辛亥革命始末

(一) 新疆辛亥革命的时间界定

(二) 迪化起义和伊犁起义的爆发

(三) 新伊双方的对抗与和谈

(四) 杨增新夺取政权

二、得与失:晚清新疆弊政与辛亥革命

(一) 晚清新疆弊政的具体表现

(二) 晚清新疆弊政形成的原因

(三) 晚清新疆弊政对革命的影响

小结

三、旋涡的中心:新疆辛亥革命中的中间势力

(一) 关于“中间势力”的概念和划分标准

(二) 中间势力的代表人物贺家栋

(三) 中间势力的形成过程

(四) 中间势力对革命的贡献

(五) 中间势力对革命的破坏

(六) 贺家栋妥协之原因

小结

四、合治下的独裁:伊新和平统一

(一) 和平统一有利于抵抗外来侵略

(二) 所谓和平统一的实质是独裁专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文章摘要: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研究的热点。辛亥革命是由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书写的,是由各地革命有机组成的,在新疆爆发的迪化起义、伊犁起义等反封反帝的革命活动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辛亥革命的相关基本历史问题已有完整的论述,对其进行的“新探”主要以中间势力为视角,注重分析各人物、各政治势力、中外关系等方面内容,并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一分为二地讨论有关历史问题,新探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对革命起止时间进行界定,根据革命的阶级属性和反帝反封斗争的特点,指出1908年7月15日至1913年10月26日为新疆辛亥革命的起止时间;第二章主要指出了晚清新疆社会对革命所起到的推动和阻碍作用;第三章首先对革命中的中间势力进行界定和划分,并以杨缵绪和贺家栋为代表,论证了中间势力在革命爆发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配合革命党起义、打击封建保皇势力等积极作用,但其对杨增新的妥协态度和未坚持革命的行为都对革命带来了十足的破坏;其次,对革命重要人物贺家栋进行了全面钩沉和研究,依据上海图书馆馆藏《善化贺氏族谱》,对其家世、履历、革命态度、辞官原因等方面进行了探析和纠误;最后,对部分人物关系进一步探究,如志锐与贺家栋、广福的关系,杨增新与袁大化的关系等;第四章运用《民立报》《时报》《时事新报》等史料,对“塔城十一条”条款问题、新伊大都督府财政问题、伊新和平统一的认识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和平统一的革命结果有利于抵抗外来侵略,但也是杨增新独裁的表现。新探通过研究辛亥革命在新疆的爆发和发展历程,在丰富辛亥革命史研究内容、理解晚清新疆社会问题和民初新疆政局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而其新探内容对补足相关历史人物研究,拓宽新疆辛亥革命史研究领域,深化相关历史问题的认识,均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文章关键词:

论文作者:郭华林 郭华林 

作者单位:郭华林 

论文DOI:10.27429/d.cnki.gxjdu.2021.000946

论文分类号:K257